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从福柯的权力观论知识的建构性特征

来源:知识文库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 世纪后半期,西方兴起了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这个学科主要研究科学知识的形成与社会的关系。它认为科学理论、科学事实、科学表述等都是由社会建构的。

20 世纪后半期,西方兴起了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这个学科主要研究科学知识的形成与社会的关系。它认为科学理论、科学事实、科学表述等都是由社会建构的。其理论的形成受后现代哲学家,尤其是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影响甚大。这主要是因为福柯的权力观能够为知识社会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利用福柯的权力观去研究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复杂性问题, 能够揭示知识与微观权力之间运作的规则和机制。

福柯的权力观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有密切的关联。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福柯对整个学科的宏观影响,如刘新刚在《从福柯“权力/知识”观的视角看科学知识社会学》一文中梳理了福柯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关系,但是对于福柯的权力观之下知识何以带有建构性特征方面的阐述较少。而赵万里的《福柯与知识社会学的话语分析转向》一文从福柯的权力观说明了与话语分析的关系,并没有阐发在福柯的微观权力之下,知识的建构性特征究竟是何以可能的。因此本文从福柯的微观权力去审视知识的建构性特征。这种说明既有助于理解福柯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关系,也能说明微观权力与知识互动的机制,进一步对知识的建构性进行反思。

一、传统的权力观与知识

知识与权力是人类自我管理,维护社会发展的两种重要方式。它们在表面看起来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领域,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而知识是一种维护式的力量。在一般观点看来,权力与知识具有同时发生的特点,而且就其逻辑关系而言,两者处于平等地位。然而,在权力成为一种控制性的力量时,它必然开始影响知识,而当权力落入一种无序与混乱的状态之时,知识就会充当着一种至关重要的力量来重塑权力。

知识、权力概念都是极为抽象的概括,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的内涵也有着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一般认为,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而权力是集体组织系统中能够约束个体,达到社会发展的力量。费孝通先生曾把中国古代的“知识”分为“规范知识”和“自然知识”。他认为由于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是统治集团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兴趣不在于探究自然,而在于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因此他们有意地让规范知识发达,而对自然科学知识采取一种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1]。在这里已经隐约可见权力对于知识的影响。

而权力对于知识的这种影响在历史中极为普遍。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说:“在每个社会中都有一些社会群体,他们承担着解释世界的功能,称之为知识阶层,而这种知识阶层需要稳定的权力结构与其配合。”[2]10一方面,权力阶层支持这种教条化真理的解释方式,另外一方面,这种“真理”思想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证明教条化内容的正当性。这时的权力需要为知识提供平台和话语权,而知识则需反过来去证明权力的合法性。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很是明显,一方面士大夫去确认儒家思想的合法性,而另外一方面儒家思想又为他们营造着话语权和上升空间。

此外,权力还决定着知识的基本功能。在权力陷入混乱之时,知识的功能主要在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重新分配权力。而一旦权力走向稳定,知识又会沦为权力的附庸,为权力而服务。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知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企图给一个混乱的时代重新分配权力。而当政治稳定,权力再次集中时,知识只能在权力之下运行,这时知识多用来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

传统观点认为权力与知识有三个层面的关系。一是用知识来获取权力。如果能够清楚地理解事物的本质,来源,机制以及特点,那么就能及时地操纵事物的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那些不能掌握这项知识的其他人而言,就相当于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权力。第二是权力对于知识的压制作用。当权力带有明确的指向性,它可以一定程度地压制知识,比如严格的审查制度。甚至权力可以利用错误和虚假的观点来代替真实的知识。这种现象在早期的封建集权制国家屡见不鲜。第三,知识可以将人从压制性的权力中解放出来。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强调知识的力量,这就是因为知识对权力具有一种冲击,能将人从权力之下错误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

然而在传统权力观之下,纵观知识与权力关系的论述就可以发现这些关系始终是一种外在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知识成其为知识之后,权力才能对于知识有所影响。权力与知识的互动和影响似乎也只能是一种表面的关系。至于权力是否能够影响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内部结构,在传统的权力观之下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性的。因为传统的权力观始终是一种宏大的,自上而下的压制性力量,这种权力可以影响人相信什么,但是至于哪些信念是真的,以及这些信念之所以成为知识的辩护性根据何在,这些在传统的权力观之下都鲜有讨论。


文章来源:《知识文库》 网址: http://www.zswkbjb.cn/qikandaodu/2021/0412/971.html



上一篇:为什么社会学本土化要窄化对周晓虹教授的几点
下一篇:谈话中的万能钥匙你知道吗

知识文库投稿 | 知识文库编辑部| 知识文库版面费 | 知识文库论文发表 | 知识文库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知识文库》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