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知识文库》栏目设置[06/30]
- · 《知识文库》收稿方向[06/30]
- · 《知识文库》投稿方式[06/30]
- · 《知识文库》征稿要求[06/30]
- · 《知识文库》刊物宗旨[06/30]
不确定的科学:设计对知识的潜在贡献1(10)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换句话说,技巧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或者,是命题式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造物都是暂时的,需要经历历史的筛选。如果一个人想要为设计寻求延续性,
换句话说,技巧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或者,是命题式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人造物都是暂时的,需要经历历史的筛选。如果一个人想要为设计寻求延续性,那么他的设计就必须找到可以通过暂时、命题和不确定性的考验。这其中不能被理解“固定的事件”的概念,即把握、处理事情的能力。但这消除了设计灵感来自大自然的特性:设计使它在许多方面内化了人类学,甚至是一个道德的概念。
不实验
最后一点强调的是我们需要从Simon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里思考更多的细节,即“真正的问题(知识)是经验主义命题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说明。”如果我们把这一点与Roy Bhaskar近几年提出的方法论观点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科学与设计融合所会出现的问题。在关于开放系统方法论的讨论中,Bhaskar提出:“就认识论而言,开放的系统(需要)完全没有任何认知的普遍经验主义的归纳导入。这使得这种系统的研究失去了关键的实验调查的可能性。”(Bhaskar, 1994, 93)
这告诉我们,其实对于设计来讲,实验是不可能的。两个理由,首先,我们知道现代科学中实验是至关重要的。第二,就设计而言,因为这种实验知识的“剥夺”,改变我们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了完全理解这最后一点,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验的逻辑。Heidegger是这样总结逻辑的:
“在物质科学中,研究发现诞生于实验中。但物质科学并不首先通过实验来辅助研究,相反,只有当知识转化为研究的时候,才会有实验。实验开始的时候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建立实验意味一系列特定的行为可以遵循一定法则被跟踪和研究,即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控制。但规则的设立是基于对象领域的基本计划本身的。基本计划提供的是一个标准和约束条件。实验方法是其规划和执行能够得到支持和指导的规则,以便引用验证和确认规则或否定确认的事实。”(Heidegger, 121-2)
当人们看待这些逻辑的时候,很显然,除非理解受到严格的限制(并充分意识到行为的技巧),人们会构建一个特殊的封闭环境来开展实验(不同的是:他们可能并不会去衡量设计,尽管他们可能会有助于创造设计),而实验(以及科学)都是在设计之外的,在特殊的界限之外,设计并非封闭的,亦不是连贯的或一致的,规则的测试确认有三个必要条件,这是实验发挥作用的基础。
当然,缺乏实验并不会影响设计知识的连贯性。但是什么可以取代实验(和预测)呢?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命题取代实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解释取代预测。简而言之,命题之于设计就相当于实验之于科学。设计提供了创建命题的能力(“可能是”)。更进一步地讲,如果实验是指规则;设计就是指可能性。请注意,这种可能性不是知道的可能性、科学的可能性。科学可能会将”会是这样吗?“作为一个假设: 即规则,或一系列规则、解释或计算,配置或观察到的行为的东西。相比之下,在设计中,参考是制定,即“在相应的环境下成功达到其想要的结果。”设计中所涉及的东西可能才是真正的东西。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规则制定的翻译和转换的一个虚构的命题从命题的状态(设计)来达到实现。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知道这样的现象呢?答案是,我们可以用与科学中发现问题的方式不一样的方式,从因果关系中了解它们。在自然形式下,事物都是通过因果法则的博弈构成彼此的非决定性但是不断发展的环境。相比之下,人造物则通过更复杂的博弈机制,其中的环境会不完整、开放,环境有时候会有特殊性,甚至要面对人的主观行动的突发奇想。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改善这一现象。所有这样的现象可以揭示出,首先,一些偶然因素先决条件的特征作为设计师思维中的关键因素;第二,通过回顾性分析的配置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解释这个实体是如何形成,以及其后果和影响是什么;这是不可忽视的,也是应该得到知识的尊重的。Bhaskar会把这样的解释叫做“现实主义”:
“对先验主义本体论的驳斥是当今占知识主导地位的的科学,代之以一个更复杂的适应世界的结构化、分化和变化的本体论。从社会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这里要注意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封闭系统和实验的就不会有理性的评估标准和预测,所以这必须有专门的解释。(Bhaskar,1990, 147)”
这些是归于案例的深层次解释,其重点在于推动更进一步的转化。这些解释也是进一步或未来行动的指导。它是结构上的诠释学,因为它涉及解释而不是计算(即使可能涉及计算)。我们在这里寻求建构的是解释性行动的诠释学,寻求一种协调人类和技巧之间关系的行为。
文章来源:《知识文库》 网址: http://www.zswkbjb.cn/qikandaodu/2021/0210/558.html
上一篇:摄影冷知识知多少?
下一篇: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