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论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公共性(6)

来源:知识文库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撇开上述理论迷雾与实践困扰,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归属其实决定于我们的制度选择。选择将人工智能创作物归属于公共领域,既是对人类主体尊严的捍

撇开上述理论迷雾与实践困扰,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归属其实决定于我们的制度选择。选择将人工智能创作物归属于公共领域,既是对人类主体尊严的捍卫,也是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守护。相对于私权赋予,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公共性定位不仅将有利于社会的公共性使用,而且可能避免“数据圈地”和“版权末日”[42]的悲剧。当然,主张人工智能创作物归属于公共领域,并不意味着公权可以恣意占有和分配,毋宁说它既是所有人自由欲取的场域,也是自我抑制的闸口,体现了人类个体的谦卑和自重。反之,赋予人工智能创作物权利无疑会放任和鼓励人工智能对人类创作的危害,将可能使人类整体变得平庸,进入一个由少数智者控制多数庸人的时代。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既延伸了人的能力,也扼杀了人的潜力。而另一种使我们无法承受的危险是“资本和技术将假借人工智能之名,实现对人类科学、文化创造的垄断”[43]。通俗言之,一个有钱的文盲可以购买一台人工智能进行创作,从而成为大量音乐、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的“作者”和控制者。

六、结语

从远古人类夜观星象到新纪元的圣经启示,再到近代人文主义的理性启蒙,人类从来都是“讲故事”的主体,是一切真理的本源。人工智能的无限发展意味着人类将在一种技术理性的支配和控制中失去自我,人类思想的能力和思考的乐趣也将被机器和程序取代。从极端意义上说,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正如人类曾经对其他生物造成的威胁一样。也许“我们自己设定的标准,也会让我们也走上长毛象和白 豚的灭绝之路”44。秉持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公共性立场,试图减缓或抑制人工智能的过度发展,这或许是人类科技高速狂奔中一脚必要的刹车。这一看似保守和“反智”的立场,何尝不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远见和无可奈何的理性选择?人类必将进入以数据为中心的万物互联时代,那时,我们需要共享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还有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信息,人类及人工智能创作的各种文化产品自然是这万物互联与共享的题中应有之义。知识的公共性与信息自由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价值观,将人工智能创作物归属于公共领域或许正是这一时代价值观的体现。

注释:

①有学者考证,“知识”一词既非直译亦非意译,而是有意无意的误译。知识产权法上的“知识”(intellectual)准确称谓应该是“智力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应当被称为智力财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相关论述参见:孙新强.“知识产权”——民法学之殇[J].人大法律评论,2016(2):180-211.本文赞成上述观点,行文中主要使用“智力财产”指代“知识”,用“知识产权”指代“智力财产权”。但鉴于约定俗成的习惯,仍采用“知识产权法”而不采用“智力财产权法”的概念。

②?[32][40][41][43]曾白凌.目的之人:论人工智能著作权的弱保护[J].现代出版,2020(3):62,64,65,64,67-69,66.

③[44]赫拉利.未来简史——从智人到神人[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19,359.

④谢晓尧.竞争秩序的道德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94.

⑤⑨江帆.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与限制[J].现代法学,2007(2):85.

⑥唐昭红.解读专利制度的缘起——从早期专利制度看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条件[J].科技与法律,2004,53(1):62-65.

⑦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9.

⑧洛克认为,世间万物本属人所共有,但人的劳动使其脱离了原来所处的共有状态,从而确定了个人享有财产权。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9.

⑩刘春田.知识产权作为第一财产权利是民法学上的一个发现[J].知识产权,2015(10):3.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知识和信息本来属于代代传承和积累的公有领域。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的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发现知识和科技是促进生产力极大提升的生产要素。为了将知识和科技彻底整合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英国资产阶级“创造性”地进行了一场“知识圈地运动”。肖艺能.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知识生产与知识产权制度——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J].东南学术,2020(4):182.

?莱斯格.思想的未来[M].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4.

?音乐处理器创作的路径大体如下:取出我们的文化积淀,将它“拿来”(复制),进行“混录”(制作、改造),最后“烧录”(制作完成并公开发表)。莱斯格.思想的未来[M].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9-10.


文章来源:《知识文库》 网址: http://www.zswkbjb.cn/qikandaodu/2021/0305/653.html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体系标准建立的数字版权应用
下一篇: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综述及展望

知识文库投稿 | 知识文库编辑部| 知识文库版面费 | 知识文库论文发表 | 知识文库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知识文库》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